浏览数量: 6 作者: 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 2024-12-05 来源: 本站
煤炭,是国家能源的基石。煤质,是人类深入探索并优化煤炭应用的核心。早在千余年前,华夏先民就根据煤炭的颜色、燃烧性质和矿层特点等方面,将煤炭分为黑煤、红煤、灰煤等类型,并分别应用于家用、冶炼。然而,人们长久以来依赖传统化学检测方法作为与煤炭“沟通”的桥梁,始终面临着低效率、高成本的煤质检测难题,如枷锁般束缚着煤炭产业链与供应链的发展步伐。
近日,由国家能源集团携手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旗下海康威视联合创新研发的“融合光谱煤质快速检测技术”正式发布。这标志着我国在煤质检测研发应用领域取得重大原创性突破,并在煤炭生产、电力、运输、化工等全产业链成功示范应用。
这项集煤质快检核心装置、AI模型与数质量管控平台于一体的原创性技术,实现了人工智能、光谱学及化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可在线检测6毫米煤样,仅需2分钟即可获取涵盖热值、全硫、灰分、全水等指标的检测结果,全程实现自动无人干预。其构建起高效、透明的在线检测模式,让长期制约煤炭产业链供应链绿色安全发展的“卡脖子”问题迎刃而解。
深耕“非常必要”领域
一列煤从上游装车站台装车发出,到下游用煤单位卸车验收,依赖传统化学煤质检测至少要经历2次检测,全过程平均需要8到24小时。长久以来,低效率、高成本的传统煤质化验手段,严重制约了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2021年6月,在国家能源集团与海康威视开展的交流座谈会上,联合攻关光谱法煤质快检的技术设想被提出。2022年6月,双方决定正式启动以光谱技术进行煤质检测的可行性研究,以合抱之力攻克煤炭产业链供应链中的“痛点”“难点”。
2022年12月,基于0.2mm煤样的融合光谱煤质快检离线装置开发完成并进入现场试验阶段。2023年6月底,研发团队再接再厉,开发出一套涵盖采样、煤样预处理、检测的在线检测系统,实现6毫米煤样在检测皮带上稳定检测,可在生产线上实时检测煤质成分,一项重要技术创新含苞欲放。
乘风破浪潮头立,扬帆起航正当时。国家能源集团正加速煤质快检技术的谱系化、产品系列化、应用规模化、管控体系化发展,加快推动煤质快检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结果”,引领煤炭统一大市场建设和清洁高效利用,更好服务国家能源安全新战略。
【来源:经济参考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发至邮箱
hbys2024@126.com,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内容。